
“锦城丝管日纷纷牛金宝配资,半入江风半入云。”自古以来,成都便有“锦官城”的别称,蜀锦作为千年织造技艺的瑰宝,早已闻名天下。
如今,这一非遗文化正迎来科技赋能的全新发展阶段。11月5日,2025青羊区新消费产贸投资推介会走进深圳。推介会上,四川锦衣天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“锦衣天承”蜀锦项目正式签约落地青羊区,一个年产60000米,集研发、生产、展示、销售于一体的蜀锦基地雏形初现,将为蜀锦非遗传承创新注入强劲动力。

织机迭代
突破千年非遗效率瓶颈
蜀锦的织造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,成都地区最早的蜀锦织机问世后,历经时代演变与技术进步,先后诞生了第二代小花楼织机、第三代铁木织机。“铁木织机单日大约能生产1米蜀锦,效率较此前提升了至少5倍。”四川锦衣天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星羽介绍,受技术成熟度等因素制约,这一代织机生产的蜀锦仍存在不够顺滑、瑕疵率较高的问题。

时间辗转来到2003年,曾经辉煌一时的成都蜀锦厂正式关闭,蜀锦行业发展遭遇波折。2007年左右,第四代全铁织机应运而生,但生产效率、生产质量未实现明显突破,未能在市场上掀起较大水花,新一代蜀锦织机的研发也一度陷入停滞。
如何让蜀锦提高生产效率、降低生产成本,成为了摆在所有蜀锦织造技艺传承人所面临的现实难题。锦衣天承将突破口锁定在了蜀锦织机的迭代升级上。在多次前往苏州、杭州等地考察学习后,陈星羽和团队回到成都潜心研发,最终在今年9月成功推出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蜀锦织机。

与前几代织机相比,新一代蜀锦织机高超过7米、重量达12吨,其内部零件的精细化、智能化程度呈指数级增长。得益于芯片的升级,新织机极大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。
“使用第三代织机时,每台织机都需要一个工人值守操作,但现在一名工人就能够同时兼顾8台新织机。”陈星羽介绍,新织机单日可织造蜀锦约40米牛金宝配资,生产效率较此前提高了至少20倍。
效率提升的同时,蜀锦的工艺精度也实现质的飞跃。新织机生产一幅宽1.4米的蜀锦,由40000根丝线、19种颜色排列组合而成,平均每根丝线仅有半根头发粗细。织机的升级不仅有效降低了蜀锦勾丝、起毛的概率,更让图案更细腻、色彩渐变过渡更自然,赋予传统蜀锦更高的艺术价值。

多维破圈
让千年蜀锦走进大众
对于锦衣天承而言,蜀锦生产只是第一步,推动蜀锦传承创新、让更多人认识蜀锦、爱上蜀锦,才是公司更长远的谋划。
新落地的锦衣天承总部,总共3层楼,占地约5000平方米。按照公司规划,一楼将建设生产和研学基地,二楼用于蜀锦研发实验,三楼则打造蜀锦博物馆。
“届时,对蜀锦感兴趣的学生、市民等群体,都能够来这里参观、体验蜀锦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,形成更直观、深刻的认知。”陈星羽说,目前生产基地已基本落成,二三楼正在加紧装修中,预计今年年底就能完整呈现。
为助力传统文化破圈,今年6月,由锦衣天承联合新经济发展研究院iNED发布数字IP“锦官灵承”。这位跨界“科技+文化”的“成都姑娘”,以熊猫夔龙纹蜀锦混搭时尚皮衣设计亮相,腰间太阳神鸟金属扣暗藏古蜀密码。陈星羽表示,未来“锦官灵承”将和传承人、创新者们一起,用科技助力非遗焕发新生。

蜀锦的传承和创新,离不开广大研发人员的坚守和匠心,也离不开现代技术的赋能。伴随着AI技术的逐步成熟牛金宝配资,锦衣天承开始尝试使用AI软件进行纹样研发。“AI软件能够同时生成上千幅图案纹样,以供研发人员挑选。”陈星羽介绍,研发人员可以从上千幅图案纹样中选取部分作为基础,再进行二次绘制。“这种传统审美与现代科技的结合,既能保留蜀锦的独特韵味,又能丰富图案纹样选择,实现蜀锦在新时代的焕新表达。”

长期以来,价格昂贵是蜀锦“曲高和寡”的重要原因。优质蜀锦的成产原材料需采用6A级全桑蚕丝,每吨成本超100万元;同时,一名传承人掌握蜀锦织造技艺全流程至少需要7年时间,相关人才也较为稀缺,这些因素共同推高了蜀锦价格。但随着生产效率提升,蜀锦价格有望迎来下探。
陈星羽透露,虽然目前新织机生产的蜀锦尚未正式走向市场,但公司有信心将蜀锦成品的单价控制在2000元左右,较此前降低30%以上,让千年非遗走进更多普通家庭。
青羊护航
优质服务筑牢落地根基
早在今年9月,锦衣天承便已到多地考察选址,并最终决定落地青羊航空新城的航空智能集成创新园。陈星羽坦言,园区前瞻性布局的“工业上楼”条件,是吸引公司落户的重要原因。
走进航空智能集成创新园,便能发现园区的独到之处:外观上,这批棕色、米色、灰色相间的建筑与普通写字楼无异,但建筑内部却“别有洞天”。为更好满足工业上楼所需,在设计之初,园区的建筑便进行了统一升级,一楼层高8-10米,二楼三楼6米,4楼及以上4.4米,承重1.2-3吨/平方米。这种前瞻性的设计,能够实现一、二、三楼做生产和试制,四楼往上搞研发和办公。通过空间的复合利用,真正实现“一幢楼宇就是一个产业生态链”。

诸多细节设计更是凸显用心。设备如何上楼?园区建筑设计了错落有致的、供企业装卸货的平台,并辅以可移动式栏杆为企业提供便利。服务如何保障?园区设计了会议室、食堂等辅助设施,随着入驻企业增加还将开通新公交路线,服务企业生产。
“我们的生产设备高达7米,而园区的层高刚好能够满足生产所需。”陈星羽表示,这种设计在成都中心城区并不多见。
青羊的贴心服务,也让陈星羽印象深刻。“每次省、市、区举办相关大型活动时,但凡机会合适,青羊相关部门都会邀请公司到现场设置展示区,给了我们更多宣传展示的机会。”她表示,从这一细节中,能够充分感受到青羊竭诚服务企业的用心和诚意。
目前,锦衣天承已引进4台新一代织机,预计明年织机数量将增至10台,日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。在科技赋能与政策支持的双重助力下,蜀锦这一千年非遗正加速焕发新生,成为青羊文化产业与新消费融合发展的亮眼名片。
报道:郑栋梁
编辑:梁艺怀
转发周知,让更多人知道!
天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